首页 新闻 红色印记丨当信仰与爱情碰撞,这对革命伴侣用一生书写爱国诗篇

红色印记丨当信仰与爱情碰撞,这对革命伴侣用一生书写爱国诗篇

  走在广州海珠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里,校园里洋溢着青春气息,学生们三两成群,有说有笑,这里承载着青年人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。时光回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,在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,众多有志青年奔走在寻求救国之法的道路上,这其中便有廖仲恺与何香凝。

  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园一隅,有一栋不起眼的双层小楼——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,这里收藏着这对革命夫妻的爱国革命故事。

  据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蔡瑞燕馆长介绍,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是1982年8月30日落成的。

  “1982年是何香凝先生逝世10周年,中共中央书记处为了缅怀廖仲恺先生,纪念何香凝先生逝世10周年,决定创办两位先生的纪念馆。馆址选择在何香凝先生1927年所创办的仲恺农工学校的办事处旧址。”纪念馆主要展览廖仲恺、何香凝先生及其子女廖承志、廖梦醒的革命事迹。

 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

  少年时期:埋下爱国救国种子

  1877年,廖仲恺出生于美国旧金山。廖仲恺的父亲在19世纪60年代来到美国旧金山,是香港汇丰银行在当地办事处的一名职员。即便身在异国,廖仲恺的父亲并没有忽略对廖仲恺的中国文化教育,每日请老师教授廖仲恺国学与中文,并且时时教育他不能够忘记自己的祖国。正是在这样的教育之下,廖仲恺有着深厚扎实的国学基础与强烈的家国情怀。

  少年廖仲恺在美国旧金山

  廖仲恺在美国旧金山生活期间,当地排华风潮正盛,华人受到歧视,廖仲恺在学校里也不例外。这使得少年的廖仲恺开始意识到,国家弱小,国人在世界各国面前也挺不起腰杆。少年廖仲恺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,逐渐萌生国家意识、民族意识,心中埋下了爱国救国的种子,开始思考救国之法。

  1894年,廖仲恺的父亲在美国病逝,廖仲恺随母亲回到广东。

  当信仰与爱情碰撞:志同道合 向死而生

  廖仲恺回国后,遵照父亲的遗愿:要找一个大脚妻子。在当时的中国,女性几乎人人都缠小脚,而在香港出生的何香凝,刚好是特立独行的那一个。于是二人恰好条件符合,走到了一起。

  1903年,廖仲恺和何香凝先后东渡日本。在一次中国留学生的集会上,他们听到了孙中山先生的演说。对于孙中山先生通过革命的手段来推翻清政府统治的救国之法,夫妻二人十分认同与佩服,表示也想参加革命,“愿效微力”,从此走上追随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的道路。

  廖仲恺夫妇一生追随孙中山,从加入中国同盟会开始,他们便作为同盟会的骨干成员,一直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。廖仲恺为护法运动和北伐战争筹集了大量资金,曾被誉为孙中山的“钱袋子”。同时他也积极推动国共合作,面对国民党右派分子的暗杀威胁也视死如归。

  1925年,廖仲恺遭国民党反动派暗杀而牺牲。丈夫牺牲后,何香凝仍然坚持着二人的革命理想,继续进行革命工作。

  1912年下旬,廖仲恺随孙中山从上海经香港抵广州后,5月出任广东军政府财政司司长,这是廖仲恺(前排左一)等在香港合影。

  这对革命夫妻从相识到相知,在革命道路上相互扶持,是伴侣,更是志同道合、拥有共同信仰的同志。何香凝曾为廖仲恺写下赠别诗:“劝君莫惜头颅贵,留取中华史上名。”廖仲恺也在身陷囹圄时写下诀别妻子的诗:“后事凭君独任劳,莫教辜负女中豪。”

  何香凝写给廖仲恺的赠别诗

  一脉相承:儿女继续投身革命事业

  廖仲恺曾在被捕时写下《诀醒女承儿》,其中写到“人生最重是精神,精神日新德日新”。何香凝在抗日战争时期,鼓励儿子要奋斗御敌,把唯一的儿子廖承志送上战场,“汝需努力奋斗御敌,以尽汝父遗志”。

  廖仲恺的《诀醒女承儿》

  廖仲恺与何香凝的一双儿女在其教育与影响下,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,最终儿子廖承志成为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,女儿廖梦醒则被誉为“红色翻译家”。爱国奋斗精神一脉相承,代代相传。

  出品:广州日报大洋网

  采访:马佩纯

  图文:马佩纯

  拍摄:袁世杰

热门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